几乎从不运动的北京白领李莹最近入手了人生第一双跑鞋,目的很单纯:为了穿搭显高。
高跟鞋太累,靴子太笨重,李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老爹鞋不离脚,一般少则3厘米的高度,让她刚好到达165厘米的“黄金身高”。
鞋跟高更重要的好处是“百搭”,夏天光腿穿显腿长,冬天更甚,在长款羽绒服之下,为了避免头重脚轻,一双足够高的鞋就成为审美上首要的考量。
不过李莹最近发现,哪怕坐地铁排队的工夫,便会前面两双昂跑和HOKA,后面两双索康尼和亚瑟士,迎面还走来萨洛蒙和耐克,关键是一双赛着一双高。
将近5厘米的厚底,恨不得比老爹鞋还高,这届运动鞋怎么就变成了“恨天高”?
运动鞋,主打“矮子乐”
以前的鞋偷偷内增高,现在的运动鞋则明目张胆“外增高”。
比如在刚刚结束的2024上海国际赛事化及体育用品博览会上,从多威、昂跑、HOKA到361度、特步和中国乔丹,国内外品牌们最新亮相的跑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鞋底厚到能跟清宫剧里的花盆底有一拼,人穿上平白无故就能原地增高5厘米。
图源:视觉中国
体博会上的鞋款或许太前沿,但那些在市场中炙手可热的品牌和产品们也并没有“矮一截”。
最近,耐克官宣了2025年2月即将全球发售的经典系列Vomero第18代产品,它的鞋底厚度达到了史上最高的厚度46 毫米,比上一代还高出了 6 毫米。
Vomero作为耐克2005年便开始推出的经典缓震跑鞋系列,从最初的3厘米左右的高度不断生长,到第18代几乎翻了一大半。
图源:耐克官网
另一运动品牌亚瑟士在2024年8月推出的新款跑鞋MetaFuji Trail也不甘落后,鞋底的堆叠高度达到了45毫米,而在以往的鞋款中30—40毫米的高度更为常见。
图源:亚瑟士天猫旗舰店
昂跑从2023年到2024年推出的鞋款里,45毫米已经不算“恨天高”,其中Cloudeclipse的鞋底高达50毫米。
对此,在一家中国500强企业从事公关工作的王凯深有体会,因为经常需要外出拜访,净身高175厘米的他以前总穿内增高的休闲皮鞋,几乎增高到3厘米以上就已经极大地牺牲了舒适感,同时在外观上也容易露馅——一半的脚后跟都露在外面。
现如今他全部替换成了黑色或深色的泛跑鞋,4厘米左右的厚底明目张胆杵在外面也没有不自然,反而在严肃里面增加了一些松弛感。
“少说能有3厘米,多的能到5厘米,现在的跑鞋都是这种风格,属于自然的‘增高’。”王凯说。
其实不只是跑鞋,在泛运动鞋领域,以老爹鞋闻名的斯凯奇就一直走在“变高”的路上。老爹鞋本身就带有“笨重”的审美特点,因此做更厚的鞋底便是件水到渠成的事。
斯凯奇相关负责人对有意思报告表示,复古风持续在回潮,斯凯奇借势推出了一系列增高的鞋型,比如成毅上脚的MONSTER EVO怪兽鞋、王星越上脚的Shadow月影鞋、常青款的熊猫鞋等。
图源:斯凯奇天猫旗舰店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其中2024年推出的延续了经典的熊猫鞋5.0版本,鞋底也在40—50毫米之间。
运动鞋为什么变成了“高跟鞋”?
运动鞋变高,难以脱离时尚的语境来看待。
在时尚行业观察者吕娜看来,鞋底变高和变矮正在同时发生。“中国女孩已经抛弃了高跟鞋,但高跟鞋并不会真的消失,它会以新的方式卷土重来,比如变成厚底运动鞋。”
吕娜总结道,2024年鞋子的一波浪潮是“变薄”,比如阿迪达斯和MiuMiu等品牌推出的德训鞋,凭借简单且轻薄的生胶鞋底,创造出一种clean-fit(干净舒适)感。那么另一波浪潮便是“变厚”,抛开老爹鞋、跑鞋不说,就连UGG雪地靴2024年的爆款也是新推出的35毫米的厚底款。
“变薄与变厚之间并不冲突,甚至可能殊途同归。”吕娜认为,从底层逻辑上看,变薄的浪潮为的是轻便和自由,变厚的浪潮很可能也是为了轻便和自由,比如那些50毫米的跑鞋,背后是为了更柔软、缓震和回弹的脚感。
鞋类设计师方乔告诉有意思报告,鞋底变厚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“现象”,因为“鞋底”承载了缓震、回弹的重任,“鞋底”越厚,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它能容纳的结构设计的空间越大,承载科技的能力也就越强。
早年间的运动鞋或跑步鞋,或因没有多少科技含量,鞋底向来轻薄。比如20世纪初的匡威运动鞋,由胶底搭配帆布构成,再比如电影《阿甘正传》中阿甘脚上的跑步鞋Cortez,也是肉眼可见的薄底。
电影《阿甘正传》中阿甘穿的运动鞋 图源:视觉中国
在进入卷科技的时代之后,运动鞋尤其是跑鞋,就开始卷“中底”,即鞋底和鞋身中间夹层的部分。方乔坦承,包括耐克、阿迪达斯以及一众国内品牌在内,其“中底科技”的逻辑都是相似的:超临界发泡搭配异型碳板。
其中,超临界发泡才是让中底变得越来越高的缘由。超临界发泡指的是一种发泡技术,制造出细小而均匀的气泡,再均匀地分布在中底材料中,使得中底的密度更低,获得更轻盈的脚感。
“你可以把这种超临界发泡制作出来的中底理解为一种海绵,海绵需要一定的体积才能形成足够的缓震行程。”方乔说,“功能决定了形态。”
HOKA相关负责人告诉有意思报告,HOKA创立推出的第一款鞋MAFATE便是越野跑鞋,为了应对野外崎岖的山路,鞋底便主打的是厚底。
HOKAMAFATE SPEED 4(长距离技术越野跑鞋) 图源:受访者供图
不过在方乔看来,这些技术上的讨论应当限缩在“专业跑鞋”的范畴内,其实大部分运动鞋和泛跑鞋的“变厚”,更多还是受到时尚风尚的刺激。
运动鞋或泛跑鞋,更多的穿着场景是日常生活,这意味着它势必会受到日常生活审美的影响,跟着潮流走。
行业内普遍认为“变厚”有一个重要的节点——巴黎世家推出Triple S,在2017年,巴黎世家的创意总监Demna Gvasalia把篮球鞋、跑步鞋、田径鞋三重鞋底堆叠在一起,创造出了3—4厘米增高的效果,从而成为了时尚界的一件里程碑事件。
巴黎世家Triple S 图源:视觉中国
类似巴黎世家这样的品牌具有极高的话语权,它最终就会渗透到不同的鞋类中,尤其是那些潮流生活属性远大于功能属性的泛跑鞋、运动鞋。
没有最高,只有更高,然后呢?
运动鞋的鞋底会越来越厚吗?
对于专业跑鞋而言,方乔认为,除非中底技术出现全面的革新,否则“用厚底承载技术”的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。
不过他同时也观察到了“变薄”的趋势,尤其是在健身、综训鞋领域也有另一派观点,他们反对鞋对脚本身功能的剥夺,具有科技感的运动鞋的确能提高运动表现,但并不代表能提高脚本身的能力。而薄底鞋倡导的便是脚本身的能力,不要让科技去帮助完成弯折、起降等,而是用人自己的关节、肌肉、韧带去完成跑步这种自然的动作。
最近一个名为vivobarefoot的英国品牌也正在大众视野中兴起,它由知名品牌Clarks背后的家族所打造,主打的便是薄底跑鞋,倡导的是“赤足鞋将再造人类的健康”以及“人的脚是生物力学的杰作”。
在吕娜看来,无论专业与否,都很难把时尚从中完全剥离,薄底跑鞋正在受到关注,很难说没有具有话语权的品牌的引领。比如巴黎世家2025秋季秀场中出现的赤足鞋,以及去年重新火起来的薄底训练鞋Balenciaga Zen等。
对于更大众化的运动鞋和泛跑鞋而言,或许没有越来越厚的必要。
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、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,厚底终究是为了提高跑步的配速,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,鞋底越厚,崴脚、损伤的可能性便越大。“所有技术的背后,除了好的一面之外,都有它的缺陷所在。”
“鞋底越厚,跑步时重心的起伏就越大,那么如果没有更为先进的稳定技术,对普通人而言可能弊大于利。”程伟雄说。
就跑步而言,作为门槛相对较低从而普及度较高的运动,它不需要过多的市场培育,因此无论是专业还是综合的鞋类品牌纷纷入局聚焦跑鞋。
的确,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《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》,2023全年路跑赛事共有699场,相当于平均一天两场,其中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赛事占比近九成。
“但是这些跑者里面有多少有专业的需求呢?专业跑步的渗透率真有这么高吗?”程伟雄对此存疑。
在他看来,抛开时尚,技术最终想要实现的或许是“小而美”在线配资平台免费,鞋底有没有可能又薄又舒适呢?这或许是一个终极问题。